大学生擦亮眼睛 谨防“求职”陷阱
大学生擦亮眼睛 谨防“求职”陷阱
--合肥市劳动监察支队温馨提示
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在求职及寒暑假勤工俭学过程中,因缺乏求职的基本知识和经验,而上当受骗。为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合肥市劳动监察支队提醒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们注意以下几点:
一眼识破“黑职介”
大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合适的求职信息渠道,经常通过网络广告、中介公司、街头小报寻找工作。与此同时,一些非法的职介机构(“黑职介”)抓住大学生缺少社会历练、求职心切的心理,以帮大学生找工作为名,收取“保证金”、“押金”,收钱后却让其长期等待或介绍无法满意的单位,“黑职介”就可以乘机赚取一笔中介费。
【提醒】合法的职介机构应当在醒目位置悬挂《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可在合肥市人社局网站http://www.ahhfld.gov.cn上查询)、《营业执照》,收费事项、服务承诺上墙公开。这些信息,求职的大学生在职介机构场所很容易识别出。
格外提防网络招聘
大学生现在求职的平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路边和报纸上的广告,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渠道。一般来说,骗子先是通过网络、手机等途径,广泛发布虚假招工广告,而且大都选择较有名的品牌为“幌子”,要求应聘的大学生交纳报名费、资料费等或提供个人信息,设下陷阱,以牟取非法利益。
【提醒】大学生在网上找工作要格外小心,一定要找到可靠稳妥的网站,最好参加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人社行政部门组织的正规网上招聘活动;确定用人单位后,最好前往实地考察,防止上当受骗。
不轻信街头“高薪”广告。
街头小广告标榜“高薪”、“待遇优厚”吸引大学生,招聘抄写员、宣传员、暑期家教等,承诺报酬丰厚,但完成后却推三阻四,最终白干一场。
【提醒】大学生应到正规的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用人单位,不要听信街头“高薪”小广告。
敢于对变相收费说“不”
“黑职介”向求职的大学生许诺高薪工作后,以收取岗位押金、服装押金等名义骗取钱财。还有一些招聘单位向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收取所谓的服装费、资料费、培训费等费用。
【提醒】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招聘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职介机构不得收取服装费、培训费、押金等费用,岗位介绍不成功的,也不能收取中介服务费。因此,对于招聘单位或职介机构变相收费的行为,大学生都应该坚定地说“不”。
保留证据很重要
目前大学生,特别是在校大学生找的岗位一般在超市、商场等场所,工期短、人员流动快、劳务关系复杂;同时,在校学生不是《劳动法》的保护对象,所以出现一些劳动纠纷时,维权的难度很大。刚毕业的大学生刚走上工作岗位,维权意识也不强。
【提醒】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应保留一些与工作有关的凭证,如工作证、上下班打卡记录、劳动合同、工资条等。一旦遇到纠纷,这些凭证都可以作为证据,证明自己的工作时间、工资标准等情况。可到单位所在区或县的劳动监察机构(见附表),寻求法律保护。
在校学生虽然不能签劳动合同,但要有预先的维权意识,要跟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就工作时间、工资支付方式等相关问题做出书面说明,形成实质性的证据,以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