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团队现有教师8人。团队的职称结构为:讲师3人、助教2人、高级政工师1人、中级政工师2人;团队的学历结构为:研究生4人,本科4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的就业工作,增加教师的职业经历,有3位辅导员教师在系部担任就业秘书工作。该团队的教师们团结进取,努力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学纪律严明,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研究深入,充分满足了就业指导课教学的需要。
本课程由思政部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教研室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开课学期为第一学期和第四学期,共36课时,2学分,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共18学时,其中教学16学时,实践2学时,1学分,系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确定大学生涯规划目标,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共18学时,其中教学16学时,实践2学时,1学分,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政策、求职技巧、就业流程等,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每学期的就业课程时间共9周,每周安排2学时。
本课程使用谷成久老师主编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一书,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该课本系安徽省2013年质量工程项目“省级规划教材”的成果,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本。课外辅导材料为学校中专部(招生就业办)、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安徽人才网等网站资料。
二、开设效果
(一)进一步完善了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全程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以就业指导课程为主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开展了“分年级、分阶段”的职业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服务基层意识、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注重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化水平;充分利用我校各学科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先后在各班级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简历制作、择业技巧、面试、职场礼仪等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培训活动,大大提升了毕业生的求职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紧密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结合高职生就业、创业、成才的真实案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在每次的理论课堂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讨论、自测、规划设计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实践课上,密切关注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指导帮助的个性化实践教学,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
(三)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全方位的课程教学指导
本课程以各系负责就业的辅导员为就业指导的主要力量,通过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大学生顺利就业、适应社会及树立创业意识提供必要的指导。各系还通过企业主管的就业指导讲座和政府的创业模拟培训为辅,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说明
(一)教学和考核方式
(1)本课程为考查,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70%;
(2)平时考核可根据实践性教学练习完成情况和学生其它的平时表现情况给定,平时成绩应包含实验成绩;
(3)期末考查采取开卷方式。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和分工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先期课程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法律基础》等课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后续课程是《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等课程。
(三)其它
教法上,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一方面要科学地讲述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的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学院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提供实例,进行模拟实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