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汤晓莉)为更好的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创新思政课“打开方式”,将剪纸非遗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4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走进六安市金安区翁墩乡杨公村,开启悟经典“翁墩文化”品传统技艺魅力——“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之旅。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授课教师及全校近5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讲理论 师生同上一堂思政公开课
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思以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在杨公村大礼堂给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独具特色的思政公开课。她从习近平总书记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文化自信的讲话入手,围绕着当下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提出的时代背景、坚定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以及新时代下中国文化发展新部署等话题娓娓道来,课程既有理论的高度,也体现了情感的升华。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文化自信也在我们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有体现,我们要致力于民间技艺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深深的热爱着我们的文化。要深刻感知坚定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坚定的践行。
重实践 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教学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翁墩剪纸)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徐圣年老师作为主讲,从中华传统文化技艺入手,介绍了剪纸的历史文化根源,热切勉励师生们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使命。徐圣年从剪纸的构造、技法特点、构思等方面为师生们进行了详细介绍,由浅入深地传授了多种多样的剪纸技法,现场示范了剪纸的基本技艺要点,师生们在徐老师的手把手指导下,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驻杨公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徐以军,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乡村记忆馆、农耕文化馆、非遗展示馆,现场向同学们演示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通过一件件农具向同学们讲述背后的故事,带领学生领略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谈收获 感受非遗剪纸技艺放光芒
走出教室,放下书本,这堂思政课使得学生们与中华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切身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在同学们心目中引发了强烈情感共鸣。
22汽车智能2班赵文晶同学饱含热情地说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时代新人的责任,以实际行动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大事业发挥自己的光与热。
22大数据与会计1班聂阳阳同学表示: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可以参加思政实践课,让我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剪纸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我感受到了他的魅力所在,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可以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指尖上的乾坤,灵活灵现,看到剪纸工艺的高超,更是看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希望有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人去学习,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在新时代更加绚丽的绽放。
22级工程造价1班姜浩泽同学课后说道,在学校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他深化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剪纸作为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客观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多彩多姿的特色,体现了民间剪纸创作者对美的艺术想象和创造精神,身为当代青年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帮助青年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进而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是当前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深入社会实践一线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旨在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现实的场景、亲身的体验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剪纸艺术,向同学们阐释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增强了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本次活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炼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依托文化自信凝心聚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讲好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使青年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激发了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振了青年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深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情怀和政治认同,激励着青年学生主动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之行,把握时代赋予的机会,与民族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