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2003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系全日制公办院校,隶属于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学校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城区,下辖安徽省工业工程设计院和安徽省情报研究所,现有6个教学系,35个专业,在校生7000多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初步形成“以工为主,军魂育人”的办学特色。
十三五时期,学校将处于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创建机遇期、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期、提升办学质量关键期和高等职业院校竞争剧烈期的“四期”叠加时期。为了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未来五年工作,抢抓机遇,化解风险,全面完成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更好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和学校的现有基础,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在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安徽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安徽省教育厅和六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并顺利获批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快速跨越发展。
1、专业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专业数量由23个发展到35个;顺利获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以工为主,工经管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得到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水平获得省人才培养工作个性评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2、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上,共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188个,其中国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7个,成绩稳居全省前列;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专业对口率和满意度达65%和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
3、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强化。新引进专职教师35人;培养教授7人、副教授28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6人、优秀教师3人、模范教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8人、优秀教学团队5个;89名教师通过省教育厅首批“双师型”资格认证,先后有100多名教师指导学生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上摘金夺银,一批教师被誉为金牌教练。
4、教学科研能力持续增强。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06项,省部级教科研项目立项7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8项;获批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新型实用专利34项)。
5、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学校通过现有的国家和省级培训基地,累计完成培训和技能鉴定20000多人次。先后选派50多名教师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较好完成了结对帮扶、干部挂职及六安市、安徽军工系统大型文体活动承办任务,为行业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6、军工特色文化得到彰显。改造充实了校史馆和军品陈列室,校园新布展了坦克、雷达、导弹发射车等彰显国防特色的国防装备退役真品;国旗护卫队已经成为学校一张名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军工“四特”精神,在学校个性评估、高水平大学创建等重大工作中得到传承和彰显。修订发布了学校《章程》,“军魂育人”特色得到固化。
7、校园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建了教学综合楼、体育馆、9号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改扩建了学生食堂、单身教师公寓,完成了校园水、电、气管网改造和雨污分流;实施了校园绿化、亮化及空调工程,对电控和监控工程进行了改造升级;数字化校园基本建成。数字化、花园式校园基本实现。
8、实训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新建和改扩建实训室82个,至2015年底,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1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04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和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教学仪器设备值达5001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6907元。
9、综合改革积累新鲜经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改革成功试点并有序推进;学分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得到有效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积极稳妥的推行了干部轮岗、专业技术职务分级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
(二)发展机遇
1、党和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国务院印发《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2、各级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学校章程已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向社会公开公布、安徽省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政策得到落实等,这为学校依法办学、自主办学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和财力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完善、校企合作育人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的系列改革政策的出台都为高职院校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3、行业区域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支柱性产业,攸关国家安全,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批军地两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十三五正处于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安徽大力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六安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发展起点高、空间大。这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这为我校打造“以工为主,工经管协调发展”专业特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4、学校初步搭建特色发展的支撑平台。这个支撑平台就是立项建设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这个平台的确立,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学校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更为学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军工特色的比较优势得到彰显,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自信和特色自信。
(三)面临挑战
1、生源质量渐趋下降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偏见和学校地理位置所限,加上学校特色优势的提炼和宣传不够,使得学校招生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学校选择生源的夙愿,短期内无法实现,因此,生源质量逐步下降的趋势难以遏制。
2、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挑战。近年来,虽然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大部分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企业输送毕业生等浅层次合作层面,校企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深层次合作及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监督与保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3、师资队伍整体不强的挑战。由于地理位置、待遇等多方面原因,我校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不足,且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并存;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如何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前和今后都必须正视的重大战略问题。同时,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不够,跟不上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步伐。
4、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的挑战。近年来,虽然学校依法治校意识日益增强,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工作得到普遍重视。但是,与加快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相比,我校在管理理念、能力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如何发挥好管理工作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推动、引领和保障作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面临着管理水平提升的挑战。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提高质量”的发展主题,紧紧抓住“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不断巩固“军工特色”的发展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防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着力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奋力开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定位
1、基本办学定位。立足行业、面向区域、服务一线、校企联动、特色发展。
2、办学层次定位。以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3、专业发展定位。以工为主,工经管协调发展,打造专业品牌,彰显专业特色。
4、服务面向定位。以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辐射长江经济带。
5、人才培养定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6、发展规模定位。全日制高职在校生7000人左右,社会培训达到20000人次以上。
(三)发展目标
1、总目标。全面建成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力争建成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简称“一高一优”) 。
2、具体目标。
一是建设一流的专业和课程。建成5个左右国家级骨干专业,新增国家和省级专业建设项目10个;新增国家和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0门;60%以上的核心课程建成为校级精品课程,校企合作开发教材50门以上,建起不少于30门优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
二是完善一流的人才培养机制。“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200项以上。应届毕业生创业率达4%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70%以上、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就业工作满意率达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在90%以上。
三是形成转化一批教科研成果。立项省部级以上项目200项以上,申请各类专利90项以上,承担企业横向项目5项以上,获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以上。力争转让、转化科技成果5-10项。
四是建成一流的社会服务平台。新建4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提升安徽国防科技情报所等现有社会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实现社会服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工程设计院实现技术服务收入1.5亿元。
五是建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完成“校风、教风、学风”提炼工作。完善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建成1-2个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完成国防科技教育体验馆、校史馆扩建和军工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工作。创建安徽省文明单位。
六是建成一流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总量达到40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新增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各5个以上、优秀创新创业团队3个以上,引进5位以上有影响的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
七是建成一流的校园基础设施。实施校园三期规划编制与建设,实现新增校园土地60亩,新增教学行政用房40000平方米以上。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信息化、生态化校园。重点建设8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新建、改扩建实训室34个,新增校外实训基地67个,校企共建“厂中校”4个,生均仪器设备值达1万元以上。
八是基本建成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内部治理结构更加完善,目标管理体系更加优化,绩效考评机制更加科学,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水平全面提高。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确保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共享学校发展成果。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工程
1、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按照“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互联网+”行动、安徽军工行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制订专业(群)发展规划,形成“对接行业、服务区域、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专业结构。实施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等7个专业,建成产教深度融合、社会认可的国内一流专业。建立专业建设标准,开展专业建设质量评估。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和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健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人才培养机制;总结推广“订单班”、“共建班”和“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规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流程,推进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和方向自选有机衔接等专业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制定分类人才培养方案。
3、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及职业资格标准,重构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基于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所有重点建设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中60%以上的课程、其他专业的所有核心课程均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
4、强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原则,加大投入,重点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软件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实训基地,新建、改扩建实训室。按照“企业提供真实的生产项目或经营案例、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企业生产、技术、标准、设备向学校无偿开放,校企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换岗交流”模式,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和“厂中校”。
(二)落实质量至上发展理念
1、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建立内部质量保证的相关制度;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五纵: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横: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一个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2、建立健全诊断改进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基础作用,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完善预警功能,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改进机制。定期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3、贯彻落实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学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水平。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重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业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就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三大工程。
4、努力提高生源质量。主动适应招生工作新形势,积极探索符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分类招生考试录取办法;探索建立推进中高职合作育人的机制与模式,力争中高职生源比例达到40%左右;创新招生宣传方式方法,吸引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优质生源报考,确保学校办学规模基本稳定、生源质量跃上新台阶。
(三)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加强体育卫生教育。
2、注重职业精神和技能融合。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挖掘国防科技工业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突出“四特”精神教育。进一步完善系、校、省、国家“四级”技能竞赛机制,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和训练。
3、强化教育管理和服务。坚持教育为主,积极推进“教育行为法治化、管理服务规范化、‘双创’指导全程化、资助育人多元化、平安校园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和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学生服务工作体系和流程。创新学生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学生团队活动体系。
(四)着力提升教研科研水平
1、加强教科研平台建设。成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电气与控制设计所、智能制造研究所、模具设计研究所,开展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咨询;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动,建立一批与企业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推动先进技术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并形成反哺人才培养和促进学校发展的累积效应。
2、强化教科研团队建设。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师生合作开展教科研研究和申请专利。制订实施专业领军人物选拔培育和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方案,建成5-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和“大师工作站”,培育出若干个具有省级领先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
3、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鼓励以多种方式进行成果转化,努力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加大对横向课题的支持力度,力争横向合作经费达到科研经费总额的20%以上,切实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区域和行业发展的经济效能。
(五)全面增强社会服务效能
1、加强社会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安徽国防科技情报研究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数据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军民融合、安徽省军工保密教育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平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水平。进一步开放学校场地、设施、网络及教育资源。
2、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有效整合学校和安徽省工业工程设计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整体资源,加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服务,实现技术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六)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培育凝炼精神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军工“四特”精神,强化“军魂育人”办学特色。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培育和提炼工作。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安徽省文明单位。
2、升级校园物质文化。优化校园整体布局,形成环境优雅、彰显军工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实施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新建国防科技教育体验馆,实施校史馆扩容工程,扩大军品展示规模。加强综合档案馆和档案建设。
3、着力提升行为文化。开展“一系一品”文化品牌建设,培育和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项目,建成1-2个在职业院校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建立健全“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文化育人体系。
(七)持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1、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制定和完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和激励制度,激励广大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加大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师德在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中的权重。
2、实施教师引进和培养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型人才支持计划”、“企业骨干人才柔性引进计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优秀教学团队培养计划。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和教师考核制度。
3、实施管理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加大专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力度。制订并实施学校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分层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完善管理人员选拔聘用办法,拓展管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上升通道,积极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
(八)持续改善基础办学条件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校园道路、绿化、停车场、监控、学生公寓和职工家属区等改造升级工程。完成新征土地工作。新建教学行政用房40000平方米以上。建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加强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仿真实训系统建设。
2、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构建更加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与制度,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搭建校园一站式资产管理服务平台,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建设校园节能监控平台。
3、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以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重点,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应用服务建设。实施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加强数据资源建设。
(九)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全面落实学校《章程》,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立理事会,发挥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作用;调整充实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聘请法律顾问,形成依法依规治校、治学、治教的制度体系。制定实施学校“七五”普法规划。
2、科学调整设置学校二级机构。科学设置学校教学系部、教辅机构和党政职能部门,形成权责匹配、分工明确、运行顺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扩大系部在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自主权。
3、实施管理能力提升行动。全面理顺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作规范和流程。制定实施《管理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能力和效率。加强制度跟踪工作,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十)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纪委的监督责任,确保党章党规党纪成为党员干部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基本遵循。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提升师生员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健全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预警和处置机制,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确保学校意识形态安全。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深入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大力宣传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宣传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好干部标准,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和轮岗工作;加强干部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干部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能力,引领学校创新发展的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人文方式维护高校稳定和谐的能力;健全干部考核机制、问责机制、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着力解决发生在师生员工身边的“四风”问题,切实以优良党风正校风促教风带学风。认真贯彻执行党内法规,全面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干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党员干部党章党规党纪意识。落实廉政风险防控举措,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6、加强群团统战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指导和引导,全面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提高群团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统战工作,调动各方面人士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全面领导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领导,对规划进行调整需经学校党委会批准。学校领导班子要增强规划的宏观指导、战略管理和执行能力。党政办公室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做好学校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与互动;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过程监控,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各子规划的牵头职能部门和系部要加强子规划的执行力度,确保学校规划落到实处。
(二)加强制度保障
依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相关职能部门、单位要制定学校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职工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系发展规划、工业工程设计院发展规划等专项子规划,强化与学校规划的衔接,强化与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的衔接,切实把学校规划落到实处。
党政办公室负责制定规划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各部门、各系部要把学校规划及子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成年度工作目标,并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和刚性任务,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二级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
(三)加强思想保障
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增强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奋斗目标、战略任务的认同感,提高对规划的执行意识,有效引导全校师生员工的参与和监督,举全校之力、集各方之智,确保规划全面落实。
(四)加强物质保障
以规划为导向,统筹学校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经费资源的配置,确保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学校财政预算要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结合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明确经费主要投入方向。加强重大项目的审计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附表: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核心指标一览表
附表: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十三五(2016-2020)事业发展规划核心指标一览表 |
|
序号 | 发展目标 | 具体目标 |
|
内容 | 目标值 |
|
1 | 一流的专业和课程 | 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 | 5个以上 |
|
新增国家和省级专业建设项目 | 10个 |
|
新增国家和省级精品开放课程 | 30门 |
|
核心课程建成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比例 | 60%以上 |
|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 50门以上 |
|
建设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库 | 30门 |
|
2 | 一流的人才培养 机制 | 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 | 200项以上 |
|
应届毕业生创业率 | 4%以上 |
|
专业对口率 | 70%以上 |
|
初次就业率 | 95%以上 |
|
学生就业工作满意率 | 90%以上 |
|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 90%以上 |
|
3 | 一批教科研成果 | 省部级以上项目 | 200项以上 |
|
申请各类专利 | 90项以上 |
|
承担企业横向项目 | 5项以上 |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9项以上 |
|
转让、转化科技成果 | 5-10项 |
|
省级“名师工作室”和“大师工作站” | 5-10个 |
|
4 | 一流的社会服务 平台 | 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4个 |
|
实现社会服务收入(含设计院) | 1.6亿元以上 |
|
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 | 1-2个 |
|
国防科技教育体验馆 | 建成 |
|
校史馆扩建和军工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建设 | 建成 |
|
6 | 一流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 专兼职教师总量 | 400人 |
|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比例 | 80%以上 |
|
新增省级以上教学名师 | 5人以上 |
|
新增省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 | 5个以上 |
|
省级以上优秀创新创业团队 | 3个以上 |
|
引进有影响的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 | 5人以上 |
|
7 | 一流的校园基础 设施 | 新增校园土地 | 60亩 |
|
新增教学行政用房 | 4万平方米以上 |
|
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 | 8个 |
|
新建、改扩建实训室 | 34个 |
|
新增校外实训基地 | 67个 |
|
校企共建“厂中校” | 4个 |
|
|
| 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 | 1万元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