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信息公开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校信息公开目录   >   基本信息   >   学校发展规划   >   正文
皖 西 学 院 文 件_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02日


为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力保障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夯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创建基础,依据《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学校“十四五”师资队伍发展规划。

一、师资队伍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的师资队伍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总体目标,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保证,以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创新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扎实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1.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明显。一是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制定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等4项制度,形成了长效机制。二是宣传教育成效显著。每年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讲座、先进人员表彰,引领教师做“四有好老师”。三是底线意识牢固树立。在人才引进、教师管理、职务评聘、考核评比等各环节,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通过建设,学校一批老师被评授予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2.师资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师资数量进一步充实。十三五期间共引进人才69人,充实了教师数量。二是“双师型”队伍进一步壮大。十三五期间获“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81人,讲师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9%。三是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系统培训、导师培养等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在全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累计获奖23项,其中一等奖2项。四是教师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持帮助教师开展项目研究、竞赛指导、实践创新等,为教师职称晋升创造条件,十三五期间专业技术职务晋升7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4人,讲师34人,高级实验师2人。五是兼职教师管理进一步规范。出台《校外兼职、兼课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强化聘用与管理,校外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36%。

3.师资培养全面加强。一是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先后制定了《新进职工入职培养办法》等6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培训制度。二是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展了干部轮训、岗前培训、国内外进修、实践锻炼、短期进修、校内专项培训等多形式培训。十三五期间,学校开展各类培训2100余人次,完成各类继续教育1500余人次,15人前往境外开展研修。三是企业实践进一步规范。制修订了《教师实践管理办法》,建立校企流动机制,634人次参与挂职锻炼和企业实践,先后6人荣获六安市“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优秀人才”荣誉称号。四是人才项目取得显著进步。十三五期间立项人才项目42项,其中拔尖人才项目6项。项目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

4.教师发展机制更加完善。一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制修订各类师资队伍发展规章制度40余项,涉及师风建设、人才引育、聘用晋升、考核评价、激励发展等,教师发展长效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逐渐完善。开展了各类岗位说明书修订工作,确定了184个岗位的说明书。二是分类管理更加科学。出台了学校《人事代理人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专职辅导员职务晋升暂行办法》、《合同工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开展了岗位分级聘任,编内外人员管理更加科学。

5.高质量教师发展成果不断涌现。一是名师大师不断涌现。高层次人才培养卓有成效,20名教师获评省级教育教学名师、1人获评省级卓越名师,建成4个省市级大师工作室,5人获得六安市“技能大师”、“名师带高徒”称号,1人享受“六安市政府特殊津贴”,重点专业高水平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实现全覆盖。二是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教师年均授权专利43项,技术成果转化1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6项,其中一等奖10项。

截至“十三五”末,学校共有教职工31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6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教坛新秀6人、优秀教师2人、模范教师2人、专业带头人8人、优秀教学团队15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专业带头人34人、骨干教师31人。专任教师262人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62人,占专任教师61.83%;具有高级职称51人,占专任教师19.47%;具有中级职称99人,占专任教师37.79%;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43人,占专任教师54.58%。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人员编制不足。根据《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印发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皖编[2005]14号),按照3900名学生规模,核定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编制297人。学校学生数量逐步增加,特别是十三五后期快速增长,对照学校现有学生规模,编制不足。由于多年来存在编制紧缺的问题,学校采取了编外聘用的方式解决管理及教辅的队伍保障问题,保障教师岗位编制的供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编制的压力,但是从数量来看,学校的专任教师数量对照本科职业设置,缺口仍然较大。

2.福利待遇吸引力不够。目前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教职工的绩效工资参照当地标准发放,相对其他高职院校,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的福利待遇对高层次人才、优秀人才吸引力不够。对照职业教育本科专业设置要求,高层次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激励手段不多。

3.人才引进渠道和方式单一。根据目前有关人才引进的规定,编内人才引进需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时间迟、周期长,且由于地域等原因,招聘难度较大。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事业发展规划,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为关键,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培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突出重点专业群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与我校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为把学校全面建成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省域高水平职业院校,创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提供人才支撑。

(二)建设目标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满足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队伍。力争2025年末师生比18:1左右,专任教师450人左右,“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讲师及以上职称中占比超过80%,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达60%以上,博士及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达到100人左右,重点建设专业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10%以上。内培外引50位以上有影响的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国家级奖项2个以上;争创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各5个以上,优秀创新创业团队2个以上;建成“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教师管理、培养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教师管理制度体系。

三、“ 十四五 ” 人才队伍建设措施

(一)扎实开展“树德”工程。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强化思想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引导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三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月工程。每年9月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月,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举办优秀师德标兵、行业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教育广大教师以工匠精神为道德标杆,坚定职业信仰,牢记育人使命。四是全面落实师德第一标准。严格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明确思想政治、行为规范、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实行选人用人、评奖评优、职称评聘等工作的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二)大力实施“引智”计划。一是加大教师引进工作力度。统筹使用编内指标,加大编外聘请力度,重点引入博士、企业工程师和技术技能大师,计划每年引入教师50人,实现十四五末学校专任教师总量达到450人,专任教师硕士学位比例超过50%。二是柔性引育卓越技术技能大师。设置产业导师岗位,采取一人一议方式分别签订协议,支持二级学院每年柔性引进技术技能大师10人,建设产业导师工作室(站)5个。三是加强兼职教师引培力度。加强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任教师的交流合作,设置教师流动岗位,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到2025年聘用兼职教师达30%以上。

(三)全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是推进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深入实施提质培优计划,每个专业群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或教师企业实践基地1个以上。二是加强双师能力培养。实行专任教师下企业轮训制度,每年至少选派60名专任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岗位实践;三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实施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强化青年教师培养与考核,提升教学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四是鼓励教师取得职业资格。引导教师参加各类资格考试,提高技能水平。确保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 ,讲师及以上职称占比超过80%。

(四)全面提升教职工能力素质。一是规范新教师入职培训。落实《新进职工入职培养办法》等制度,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发挥好优秀教师传帮带作用。二是强化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国内外访学、省培、国培、师德师风培训及信息化教学等专项培训。三是加强管理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开展中层干部、党务干部、管理人员等专题培训工作。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选派一批优秀的专业带头(负责)人、骨干教师开展研修,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五是实施博士培养工程。落实校内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博士专项培养工程,引导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实现2025年在职攻读博士人数不低于12人。

(五)着力强化专业群带头人培养一是遴选培养专业带头人。落实专业(群)带头人培养与考核制度,每个专业群动态选聘1-2名带头人,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退出机制,确保专业带头人质量。二是选配产业导师。结合产业导师柔性引进和培养工作,为每个专业配备1名及以上企业专业带头人,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三是培育知名专业带头人。提供必要的专业建设费用及各类培训研修锻炼机会,着力培养行业有权威、国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5人。

(六)继续加强名师大师培育力度。一是加强名师大师的培养力度。在省校级教学名师、技能大师中遴选开展名师培育计划。支持培育对象参与各类培训研修锻炼,申报项目及教科研成果奖励,开展各类教研、科研等学术活动,着力培养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10人,建设5个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二是强化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带动作用,以各级名师为带头人建设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支持教学名师级团队在行业院校推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择优遴选培育高素质“双师型”的省级教学团队5个、创新创业团队2个,争创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以上

(七)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一是完善教师标准。把握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基本要求,制定不同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二是改革教学评价。分类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突出教学改革成效,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三是严格师德师风评价。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违反师德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四是落实职称评审改革。破除“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唯身份、唯奖项”的顽瘴痼疾,发挥职评的科学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低职高聘”相关政策措施,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十四五末聘用各类正高级职称人员30人以上。

(八)持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落实社会服务收入分配改革。制定教师开展技术服务、社会培训以及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具体措施,推进社会服务费用支出改革,切实发挥收入分配政策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激励导向作用。二是深化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扩大二级单位、部门自主发放绩效工资比例,推进综合考核奖励分配改革,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责任大小等为导向的考核绩效发放制度,激发教师活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九)营造尊师重教浓郁氛围开展教师入职宣誓仪式、教师节评优评先、“从教三十年教师”表彰、老教师荣退仪式等活动,营造尊师重教浓郁氛围,不断增强教师职业使命感、荣誉感、获得感。加强教师的教学权利保障,依法保障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权利。

四、“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保障

成立由分管校领导、组织人事处处长、教务处处长、各院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各项计划的落实执行。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处,负责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管理、指导协调及组织落实等工作。

各教学院部成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负责学校和本院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及任务落实。

2.强化规划落实

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分解到年度,落实到具体工作,加强考核,充分调动教学院部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二)资金保障

“十四五”期间人才队伍建设预算经费约 2200 万元。其中:人才引育工程经费 1000 万元,素质提升工程经费 1200 万元。



附表:

“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表

任务

序号

内容

牵头部门

落实配合部门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程

1

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行师德师风问题一票否决制

组织人事处

宣传部、团委、各党组织

2

每年利用师德建设活动月(9月)开展优秀教师表彰活动。

组织人事处

宣传部、团委、各党组织

3

举办优秀师德标兵、行业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

组织人事处

宣传部、团委、各党组织

实施 引智聚优计划

4

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每年引进教师50人。

组织人事处

教务处、各教学院部

5

鼓励教师学历提升,专任教师硕士学位比例超过50%。

组织人事处

各教学院部

实施卓越人才柔性引育计划

6

设置产业导师岗位,为每个专业配备1个产业导师聘任工作。

组织人事处

各二级学院

7

柔性引进和培养行业杰出技术技能大师50人。

组织人事处

各二级学院

8

建设产业导师工作室(站)5个。

组织人事处

各二级学院

加大兼职教师引培力度

9

设置流动岗位,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到2025年聘用兼职教师达30%以上。

组织人事处

各教学院部

开展实践基地建设

10

每个专业群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1个以上

组织人事处

各二级学院

加强双师素质培养

11

加快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每年至少选派60名专任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岗位实践。

组织人事处、校企合作办

各二级学院

12

引导教师参加各类资格考试,确保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

组织人事处、校企合作办

各二级学院

实施教职工能力素质提升计划

13

新教师入职培训、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管理服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

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

各单位、各部门

14

实施青年教师双导师制,为每名年青教师配备导师。

组织人事处

各教学院部

强化名师培育力度

15

加强名师大师培育力度,充分发挥名师示范作用。新增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10人,建设5个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

教务处、组织人事处

各教学院部

强化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培养

16

加强专业带头人聘任,每个专业群选聘1-2名校内带头人。

组织人事处、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

17

强化专业带头人培养,培养行业有权威、国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带头人5人。

组织人事处、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

培育优秀团队

18

择优遴选培育省级教学团队5个、创新创业团队2个,争创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以上。

教务处、科研处

各教学院部

深入推进教师评价改革

19

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改革,分类设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突出教学效果改革,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教务处

各教学院部

深化职称评审改革

20

推进职评改革、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实现十四五末学校各类聘用正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30人。

组织人事处

各教学院部

推进社会服务收入分配改革

21

推进社会服务费用分配改革,切实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

财务处

继续教育学院

深化绩效工资改革

22

深化绩效工资分配改革、推进综合考核奖励分配改革。

组织人事处

各教学院部

营造尊师重教浓郁氛围

23

开展教师入职宣誓仪式、“从教三十年教师”表彰、老教师荣退仪式等活动,营造尊师重教浓郁氛围。

组织人事处

宣传部、教务处、各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