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全面建成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开启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为支撑学校“十四五”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安徽教育现代化2035》和《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规划和学校要求,在总结电气技术学院“十三五”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一、建设基础与发展机遇
1.“十三五”时期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学校和学院两级党委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初步构建成型,专业实力显著增强,教师团队实力显著提高,实践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技能大赛成绩显著,实现与皖西学院联合开展专升本办学的历史性跨越。
(1)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加强
以电气技术学院党总支全省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为统领,以总支六安市直工委党建工作“领航单位”培育创建为推手,以物联网支部“党建+”品牌工程和智控技术支部六安市直工委“样板支部”培育创建为载体,基层组织生活持续规范,党建工作全面达标,创建内容不断创新提升。师生党支部“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实现全覆盖。建立了完善的理论学习制度、重要决策部署落实制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等,全面实现了总支的“五个到位”和支部的“七个有力”的总体要求,形成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新格局。党总支先后4次被安徽省教育工委、国防科工办和六安市委授予“先进党总支”荣誉称号,连续5年被校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院先后5次被学校授予“优秀部门”的荣誉称号,先后5次被学校授予“学生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团总支于2016、2017年度被校团委授予“优秀团总支”荣誉称号和团省委“全省五四红旗团总支”荣誉称号。
(2)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初步成型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安徽省智能制造产业和军工行业发展需求,经过持续进行专业优化调整,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初步成型。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现有高职专业8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五年一贯制专业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初步打造中高职衔接“3+2”专业 2个,其中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面向第三产业,其他专业全部面向第二产业,涵盖3个专业大类。按照专业大类来分,开设的专业数依次为:装备制造大类专业5个,电子信息大类专业2个,交通运输大类专业1个。2020年与皖西学院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联合培养,目前联合培养规模达152人。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现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1个,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专业1个,省级高职高水平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船舶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专业1个,校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
电气技术学院与芜湖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安徽军工集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410工厂、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和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安徽永成电子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采用订单培养、合作共建、学徒制试点等形式校企合作共建专业7个。十三五期间共建订单班等达11个班级,人数达300余人。
(3)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对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校企共同围绕强化基础、专业融合、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拓展等方面,以课程模块化方式,电气技术学院完成获批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6门、精品线下开放课程2门、智慧课堂2门、线上教学优秀课堂1门、规划教材3门,立项建设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校级)12门,形成“基础分层—专业分类—实践应用—素质拓展”多维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4)教师团队实力雄厚
电气技术学院拥有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成员62名,专业、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科学合理,整体实力雄厚。专业涵盖电气类、控制类、机械类、工业互联网类。其中专任教师2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比84%,高级职称占比46%,其中教授4人;先后组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技能大师2人,六安市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院级教学名师2人,院级专业带头人(含专业负责人)6人,院级中青年骨干教师 3人,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19人、占73%。
校外兼职教师有33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比例达45%。教师团队中从安徽军工集团、埃夫特智能装备、合肥万力轮胎等合作企业聘请兼职兼课教师30余人,均具有五年以上智控技术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工程实践能力强。
(5)实践教学条件先进
电气技术学院下设智控技术实训中心,经过多年建设,智控技术实训中心已经建成“一中心五基地”格局,现有一个安徽省级示范电工电子实训中心和“船舶类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海尔智能家居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综合应用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基地”和“电工职业技能等级考证培训基地”五个基地。
智控技术实训中心按照“模块化、层次化、项目化、系统化”原则,适应专业发展需求,进行实验实训室建设。现有2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设备资产总值2300余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20878元/生,教学仪器设备利用率达100%,实验、实习开出率达100%。集教学、竞赛、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功能完善。
(6)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学院构建了“学校—系(院)—专业教学团队”三级教研体系,成立了由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和专业(群)建设理事会组成的教学研究指导团队。与安徽军工集团、三安光电等企业合作构建了“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和“三领域、六模块”的课程体系。
近五年,在学校领导支持下,经过全院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电气技术学院在争取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取得突出成绩。承担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研项目、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40项省级教科研项目建设任务。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
团队成员主持完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共10余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竞赛获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4项。
(7)社会服务效果明显
依托省级示范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承担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0余项。承担企业横向课题5项,获专利13项。
依托省级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2016年以来,开展电工等2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近五年开展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总计5200人次,退役军人技能培训1120人次,职教集团内中职学校教师技能提升培训1100人次。
(8)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高
通过构建“工学结合、双证融通”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品德品行好、技术技能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毕业生。根据毕业生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专业毕业生对口率达86.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以上、对口率85%以上、社会满意度99%以上,师生在省级及以上大赛获奖85项。
依托“校-省-国”三级竞赛体系,突出竞赛引领,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近年来团队成员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理念,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国赛或省赛为项目载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并积极组队参加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三等奖4项;其他A类赛事特等奖2项,B类赛事二等奖以上80余项。
2.“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机遇
“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智能控制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学校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和对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创建的迫切需求,电气技术学院“十四五”改革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服务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安徽“三地一区”建设以及十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和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对智能控制领域的高端人才有极大需求,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
近年来,安徽省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等领域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省委军民融合办支持依托学校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教育基地,对学校融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对促进电气技术学院新建发展军民融合特色专业提供了新机遇。
(2)学校“两高”建设对电气技术学院提出更高要求
学校全力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启动,为学院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3)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试点大有可为
学院紧紧抓住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历史机遇,2020年获批与皖西学院联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普通专科升本科教育,中职、高职、本科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学校十四五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电气技术学院在中职、高职、高职本科的纵向贯通方面大有可为。
二、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为先、特色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密对接安徽省十大战略新兴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服务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和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为创建本科层次专业夯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高质量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重点专业建设任务,以“提质培优项目”建设为引领,以完成省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控技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为目标,以打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高职本科专业为引领,全面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团队、精品课程、实践基地、社会服务等方面建设;培育服务十大战略新兴产业新专业,争创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控技术)专业群,到十四五末,招生专业控制在7个左右,高职专业在校学生控制在1800-2000人左右,为学校十四五“两高一本”目标实现提供坚强支撑。
(2)具体目标
①党的建设目标
全面高质量完成总支全省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开展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6号)精神,继续做好全国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申报创建工作。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促进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全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办学层次目标
以高职专科为主,扩大与皖西学院联合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模至4个班200人左右,积极培育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高职本科专业,力争实现招生,形成高职、职本一体化办学格局。
③人才培养目标
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课、岗、证、赛”并举,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培养人数超过30%,在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80项以上,国赛获奖5项以上,毕业生创业率3%以上,省内就业率、专业对口率70%以上,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用人单位就业工作满意率达90%以上。
④专业群建设目标
集中力量全面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重点专业建设任务和省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任务;力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为引领,对各现有专业进行优化升级,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每个专业有深度合作企业1-2个,突出各专业特色发展,实现“一专业一特色”。对接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和十大战略
新兴产业,培育1-2个服务新兴产业新专业(拟新建集成电路技术专业);争将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打造成国家级专业群。
⑤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目标
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修订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在巩固原有《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PLC技术及应用》等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深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块课程”等多种“理实一体、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重点打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系列核心课程;完成现承担的质量工程及提质培优项目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调试》等9门省级线上、线下课程和《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等2门课程思政教育案例,以及《机械装配技术》等3本活页式、项目式校企双元教材编写和机电一体化等教学资源库完善等任务;建设新专业支撑课程10门,新建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4本以上、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项以上,力争新增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个以上。
⑥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目标
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引进8-10位以上有影响的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加大新教师的引进力度,专任教师总量达到56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90%以上。争创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省级奖项6个以上;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2个以上。
⑦实践基地建设目标
依据学校“两高一本”建设规划,以及电气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高水平专业群发展要求,坚持“通用共享、校企共建、技术一流、学做一体”的原则,着力强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通过5年建设,新扩建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室、集成电路封装、智能供配电技术等8个实训室,设备总资产达4000万以上;依托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实现校内产业基地正常运行,实现“校产合一”。广泛与行业及安徽区域企业开展合作,新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家以上。
⑧社会服务目标
依托专业教学团队,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新产品研发。共建2个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水利机械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实现年均培训人次达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继续教育规模达在校生规模的1/2以上。
⑨加强境内外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依托《职业教育服务智能制造走出去》皖江试验区项目,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出去、引进来,主动实施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对接和培养培训流程再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培训,面向走出去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提升专业合作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三、主要建设任务
1.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工程的创建工作
结合近年来党建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对照《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按照《中共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电气技术学院总支委员会党建“双创”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安排,全面实现了总支的“五个到位”和支部的“七个有力”的总体要求。“十四五”期间,继续申报全国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工作,进一步进行细化,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统筹推进创建工作。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系列活动,培育省级以上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名师1个以上,课程思政研究项目3个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以上。力争建设国家级思政课示范课堂、国家级课程思政教育案例1个以上。
2.立足高职,贯通中、高、本科职教体系
以高职专科为主,全面加强中高职衔接,扩大与皖西学院联合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模至4个班200人左右,积极培育高职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形成高职、职本一体化办学格局。
(1)全面加强中高职衔接,保证招生规模
依托安徽国防科技职教集团,全面加强中高职衔接。定期开展对合作中职学校的师资培训、技术帮扶等,实现每个专业有对口的中高职衔接合作学校,专业带头人定期到对口中职学校考查调研,全面提高中高职合作质量,保证各专业生源规模不少于120人。
(2)巩固扩大与皖西学院实施专升本联合培养成果
继续扩大与皖西学院联合进行普通本科培养,扎实做好联合培养的课程教学各环节,选派优秀教师做好毕业设计指导,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模至4个班,人数达到200人。
(3)集中优势,积极争创职业教育本科专业,凸显一流引领
对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专业申办本科达标创建方案,采取“内培外引”等方式培育博士研究生,力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在尽快补齐教师队伍、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等短板弱项基础上,积极申办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
3.加强校企合作,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劳动为要,全面发展,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建设,持续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育融合、美育熏陶、劳育促进五大行动,持续深化体育、美育、劳育改革。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按照“以学生为本、校企双主体融合、分类培养”的育人思路,从学院、专业群、专业三个层面,创新构建“双主体、全过程、五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校企合作,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采用现代学徒制班(或订单班)模式,按照“以学生为本、校企双主体融合”的育人思路,从专业群、专业层面,创新构建“双主体(校企协同育人)、全过程(人才培养各环节)、五融合(生产任务与教学任务融合、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培养人数超过30%。依托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和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继续深入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并积极在各专业推广实施。
(2)深化校企合作,“课、岗、证、赛”并举,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坚持“学生中心、德技并修、校企双育、工学结合”,持续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等“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大力开展电工等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接轨,高水平专业群在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达到100%;坚持育训结合,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不断拓展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打造优质毕业生。完善“院、校、省、国家”四级技能大赛机制,实现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80项以上,国赛获奖5项以上。
(3)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德技双馨技术技能人才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思政为手段,深化“三教”改革,强化“三全”育人,实现“五育并举”。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技能大师、大国工匠进课堂,利用“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工作室、技术技能创新团队,实施“卓越工匠”工程,针对产业高端需求,传绝技、带高徒,推动技能大师实践经验及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加速传承和推广。使毕业生创业率3%以上,省内就业率、专业对口率70%以上,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用人单位就业工作满意率达90%以上。
4.以智能制造新技术为引领,争创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
集中力量,全面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重点专业建设任务和安徽省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高水平专业群各项建设任务,确保以较好成绩通过结题验收。以产业需求为动力,以智能制造新技术为引领,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为引领,对各现有专业进行优化升级,在专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各专业特色,实现“一专业一特色”。对接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和十大新兴产业,培育集成电路专业等1-2个新兴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类、控制类),到14五末,招生专业控制在7个左右,高职专业在校学生控制在1800左右,力争将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打造成国家级专业群。
(1)彰显专业特色,实现“一专业一特色”
以智能制造新技术为引领,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技术为引领,对各现有专业进行优化升级,突出各专业特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向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发展,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侧重智能家居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突出高端数控机床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维修维护,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侧重智能船舶建造,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引入机器视觉,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往工业互联发展,实现“一专业一特色”。
(2)以智能制造新技术为引领,进行专业动态优化调整
围绕服务制造强省、质量强省、网络强省、交通强省、数字江淮建设要求,立足我省“三地一区”建设和十大新兴产业,对接产业技术升级和新岗位需求,使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专业群设置精准对接安徽省高端制造业和军工行业产业布局、专业群建设精准融入安徽省高端制造产业发展、军工行业发展精准指导专业群建设、专业标准精准对接安徽省高端制造业岗位标准的“四精贯通”动态调整联动机制,以提升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和岗位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整合专业资源,对传统专业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破除内部壁垒,发挥专业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探索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増设军工方向,争创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
(3)服务区域,培育服务十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新专业
积极融入安徽“三地一区”和六安“一区四地一屏障”建设,依托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高水平专业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规划》,面向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购买服务等方式,拟新建集成电路技术1-2个新专业。
5.校企合作加强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
对接安徽省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与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校企共同开发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亟需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资源和新教材。
(1)实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
对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校企共同围绕强化基础、专业融合、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拓展等方面,探索课程模块化,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贯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完成现有《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术》等9门线上线下课程建设项目,形成“基础分层—专业分类—实践应用—素质拓展”多维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基于工作知识开发与技能创新,构建专业群专业共享课程平台,分析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典型工作过程,开发工作知识,重组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标准、开发课程资源,建设《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等2门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根据新开设专业发展要求,开发《MES系统应用》等10门专业支撑课程,为新专业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2)进一步强化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
主动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按照学校课程建设标准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依据《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完成现有《机械装配技术》等3本活页式、项目式校企双元教材编写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完善等任务。新建《智能家居系统调试与设计》等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4本以上、省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职业教育规划教材4项以上,力争新增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个以上。
(3)深入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深化“三教”改革,提升教师服务安徽省高端制造业产业和军工行业发展能力,促进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专业群教学团队提升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专兼职教师团队混编,校内外技术平台共建共享。开展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课程改革、混合式教学等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推动课堂革命。
6.引育结合多措并举,打造高水平一流教师团队
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通过引育结合多措并举,争创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开展名师(大师)培育计划
以省校级教学名师遴选培养为基础,着力提高教学名师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培训活动,参加新技术培训和研发工作,提升职业教育理论素养,拓展教学名师国际视野,掌握企业生产一线前沿技术。支持教学名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课,承担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的教改项目。支持教学名师在行业院校推广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主持或参与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标准制定工作。支持校级教学名师参加各级政府、行指委举办的名师遴选,新增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2人,建成4个名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通过师德引领、技术规范、功夫到家等“工匠精神”培育,充分发挥“双师”名师在团队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实施双师培养计划
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行专任教师下企业全员轮训制度,每年至少选派10名专任教师进入企业参加岗位实践,其他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年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超过1个月;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青年教师安排企业导师,提升工程实践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特别是参加1+X证书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技能水平。确保讲师及以上职称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80%。开展研修,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落实校内高层次人才奖励及学历提升支持措施,鼓励在岗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践锻炼、进修和培训工作,培养“双师型”师资。具体做法是:落实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要求,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制度,经过五年建设,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和科研能力。
(4)引育产业导师有效提升团队实力
设置技术专家岗位,以校企双聘、项目式柔性聘用等系列措施,实现柔性引进和培养行业杰出技术技能大师8-10人,聚焦智能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实施“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计划”,每年聘任12-16名以上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技术带头人来校兼任产业导师。成立产业导师工作室,支持产业教授带领科技创新团队围绕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科技研发和工艺革新。
(5)实施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创建计划
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带动作用,以各级名师为带头人建设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建立教学发展共同体,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开发教学资源,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教学成果,打造电气自动化技术高素质“双师型”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7.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依据学校“两高一本”建设规划,满足争创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专业群的发展要求,坚持“通用共享、校企共建、技术一流、学做一体”的原则,着力强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强基赋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学校规划,借力学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全面优化电气技术学院智控技术实训中心结构及功能。通过5年建设,新扩建智能制造虚拟仿真、集成电路封装、智能供配电技术等8个实训室,使实训实现虚实结合、设备总资产达4000万以上;依托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实现“校产合一”。强化实践场所企业情境升级,实施实训室职场化改造,实现学校实训室职场化改造完成率达到80%以上。
(2)与企业深度合作拓宽校外实训基地
立足行业、依托地方,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深化与安徽军工集团、合肥万力轮胎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提高学生企业见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质量,使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的实践课程外移到企业进行教学,充分利用企业先进设备、生产工艺与产品案例、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和企业文化等资源,使企业教师培养基地作用有效发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广泛与行业及安徽区域企业开展联系,新增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家以上。
8.打造一流社会服务平台与项目,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建1个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共建1个产业学院、1个技术创新中心;每个专业有深度合作企业1-2个。实现年均培训人次达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继续教育规模达在校生规模的1/2以上。
(1)深化校地合作,打造一流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强化“产学研”平台建设,共建1个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共建1个集成电路产业学院、1个技术创新中心(“水利机械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推进产学研融合。
以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和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为依托,吸引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引企入教”,共建共享一批校内展示中心、企业工作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推进芜湖造船和埃夫特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建设,实现人力资源、数据资源、项目资源、场地设施共建共享。主动对接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瞄准行业和区域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在智能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方面,打造省级创新平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围绕科研项目研究、技术工艺改良、新产品研发及专利项目申报等,打通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形成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能力,承接科研和横项课题数20项以上,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项/年,科研成果转化2项/年,技术服务与培训到账经费力争达150万元以上。
(2)打造一流服务项目,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以服务军民融合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聚焦高精尖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训等领域,着力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联合行业企业面向智控控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大力开展新技术技能培训,促进企业职工岗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打造一流服务项目,实现年均培训人次达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
9.加强境内外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教师到境外进行访学交流和学历提升,主动实施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对接和培养培训流程再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专业、开展人才培养培训,面向走出去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提升专业合作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依托《职业教育服务蚌埠神舟和安徽永成智能制造“走出去”》皖江试验区项目,继续深化与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和安徽永成电子机械有限公司等安徽省船舶建造和粮食包装区域龙头企业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涉外培养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高质量专业技能培训资源,校企联合实施海内外员工在高技术船舶修造与维护、智能化粮食包装系统使用与维护方向的教育培训。
10.全面加强学生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围绕学校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到“十四五”末,欧洲杯外围app_欧洲杯冠亚军投注-官网|平台:学生工作基本实现:育人有载体,管理有规范,服务有标准,工作有特色,活动有品牌,成效有影响!
(1)以理想信念固本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注重核心价值引领,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定理想信念,达到知行合一。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大力推进“六位一体”思政育人改革,一体化构建课堂思政、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实践思政、管理思政、服务思政育人体系,实现课内课外结合、网上网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
(2)开展素质教育,在育人模式的“全”上下功夫
一是实施“课程思政”,依据课程特点分类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开展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的基础上并重美育教育、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构建全覆盖、多样化、有特色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体系。二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的本质。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疫情常态化时代师生健康教育等工作,使得师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加强学生管理,在育人模式的“实”上用力气
一是建立引导机制。通过修定大学生行为准则,树立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完善管理机制。以创建文明班级、文明个人和文明宿舍为抓手,普及“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理念,成立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三是建立评价机制。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效,完善大学生第二课堂制度,实行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量化记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行为,为学生全面发展、评优评先、就业创业等提供支撑。
(4)筑牢树人根基,在育人模式的“深”上做文章
一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提高队伍的专业素质;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师德建设、提升专业素质、完善评价制度、提高获得感和荣誉感等方面,强化立德树人是班主任第一职责和根本使命的理念。三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学生队伍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学院民主管理。
(5)丰富校园生活,在育人模式的“新”上出花样
一是夯实学生思想引领平台。通过主题团日、道德大讲堂、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建成电气学院校友库,以典型事迹引领学生成人成才,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推进社团高水平建设,积极探索“社团+课程”学生二课堂体制改革,持续打造学生精品社团,强化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面向全体青年学生开展常态化的课外兴趣活动,为学生多彩成长搭建展示舞台。三是打造师生能力培养与展示平台。鼓励辅导员参加校级辅导员能力大赛,促进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快速成长,强化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指导和技能培养,常态化举办大学生生涯规划大赛,经常性开展学生技能比赛和展示活动,使得技能学习蔚然成风,全面促进“三风”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